上海杰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itomix
AR的春天有多远?
发布日期:2019-02-01
浏览次数:666
AR的春天有多远?

        除了支付宝的AR扫福活动,你最近一次关注AR的发展是什么时候?

        或许是2019年的CES(美国消费电子展)。当5G、AI成为趋势关键词时,曾经红极一时的AR/VR似乎风头不再。

        已经有人这样描述:“行走在今年CES的VR/AR馆内,你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相较于其他展馆的人潮涌动和一些拥挤的现象,在这里或许并没有那么热闹。大多数情况下,你想要看的VR/AR设备,只需要走过去把它拿在手里,或者向工作人员询问就可以了。这样你会发现一个事实:VR/AR馆里逛馆的人和工作人员都没有那么忙。”

        这个行业真的“不行”了吗?并不。

1.jpg

        AR营销正当时

        在一些垂直领域里,AR的早期应用者已经开始了变现。无论是用在教育的AR卡片还是用于展示营销的媒体公司,都已经初步从中获利。

       2018年11月的广州车展同期,有9家合作厂商参与了汽车之家举办的智能网上车展。根据汽车之家提供的数据,访问人次(PV)达到了7.78亿,访问人数(UV)2973万,实现了平均用户互动时长6.36分钟和37000条销售线索的留存。

       “这9家厂商是掏了真金白银出来的。”汽车之家商业产品副总裁张京宇告诉第一财经。

        他告诉记者,汽车之家从2016年年初1月就开始准备做网上的AR车展,在2017年的广州车展和2018年的北京、成都、广州车展都有所呈现。访问人数UV从最初的196万,上升到4000万以上。

说起最初的设想来源于基本的趋势判断。“伴随着中国电信整个的带宽发展,包括5G的发展,实际上这个趋势是蛮明显的,就像从原来的文字到图文到视频到模型化三维等发展历程,我们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

       汽车之家与主机厂的智能网上车展从免费合作开始。“当时其实没有想到做车展,其实我们之前想到的是先去做车的模型,也就是说能不能把车做成AR的模型,满足用户看车的体验,更加场景化和真实化。”张京宇说。

       在张京宇看来,既然早晚都要布局,当然越早才越有红利。汽车之家在当时调研了AR和VR的发展,结论是VR的体验还不够理想,不如用AR做模型化的虚拟和现实混合的体系。

但在这一点上就遇到大量问题,最显著的就是算力——如果是一辆真车的模型,工程文件差不多有10个G,手机的CPU根本无法呈现。倘若只是初模,又达不到观赏效果。

突破技术成为关键。为此,汽车之家投资了视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视+AR”),在手机端底层SDK上有所投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用30万面的模型,呈现2000万面的效果。

视+AR创始人、CEO张小军告诉第一财经,“这个行业的技术和产品还不够成熟,需求一直在那里,其实我觉得大家都看到了,大家对AR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我喜欢看,要看得好,交互更自然。”

       手机促销新噱头

       这一点在手机行业体现得更为明显——甚至说是AI手机一个不可或缺的现场展示元素。

       从苹果推出ARkit之后,国内的手机厂商立刻迎头赶上。

       2018年8月,OPPO就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公布了TOF技术上的最新布局。

       TOF是TimeofFlight的缩写,通过给被测目标持续发送光信号,然后传感器端接收从目标返回的光信号,经过计算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往返飞行时间来获知被测距离。与3D结构光技术更专注于近距离人识别相比,TOF技术则更适用于相对远距离的3D信息采集,应用范围和想象空间也更广。

        OPPO认为,在即将到来的5G网络,配合3D结构光,能够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对用户来说,游戏将有看、摸、动、创造等一体式的全方位体验。

       今年北京V20发布会上,荣耀展示了更多搭载TOF技术的应用场景,比如美体塑形以及3D体感游戏等。荣耀总裁赵明甚至在现场即兴来了一段“舞蹈”,虚拟形象YOYO在TOF镜头组和AR引擎支撑下实现了实时的运动功能捕捉。

       “人的眼睛是很刁钻的。我们现在是被手机还有4K、8K惯坏了。这是技术的第一个瓶颈。第二个就是我们要建立AR云或者空间计算的平台。AR本质上要实现现实和虚拟的互动,对算力有要求,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现实世界的数字拷贝,要有个中介才能进行交互。”张小军说。

        并非所有的业者都要从这样宏大的构想开始着手。

       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廖春元告诉第一财经,有了技术之后,产品设计思路更为重要。因为无论技术处于何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总能不同程度地满足现有的需要。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化的过程需要时间。用户需要什么产品,用户肯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最终才确定了产品。

       与手机厂商合作似乎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可以让技术得到现有阶段最大程度的普及。但张小军有他的担忧,“跟手机厂商合作不解决问题,因为我寻求的是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对吧?这个手机厂商其实给不了你,会反过来问你要,这样才能够把手机卖好。跟手机厂商合作,也许能把应用所需要的一些能力做得更好。”

      “核心的还是这个行业真正欠缺的是这种杀手级的应用。很多事情就会面临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到底基础先来,还是资本。但如果你出现了一个杀手级应用,常用场景是可复制,可以规模化的。”这是张小军、廖春元和诸多AR从业者的共识。

        谁来支持行业发展

        在2019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当提到培育国内市场,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时有这样一段描述:持续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等产品创新,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引导各地建设一批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但在行业内问题仍旧存在而且不少。

       “下载用11秒钟的时间,用户打开率就没那么高了。”张京宇认定AR是结合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平台的未来方向,但不确定用户的耐心是否支持这个新兴的交互方式。

       “说白了眼镜就是最后一块屏。但这个对显示的要求非常高,里面涉及光学技术。光学其实不像电子半导体那样受到需求的推动发展,尤其是C端需求的拉动。”张小军担心的是并非软件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AR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创造的价值不是说自己本身的价值,而是使用后赋能其他行业创造价值。它能提供给你一个工具式的一个服务,最后大家就看谁工具做得好,那我就用谁。现在还是要看怎么务实地去落地。”廖春元说。

        2018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给从业者以信心。

        对于《意见》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张小军和廖春元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乐观,“这说明国家重视这个行业,肯定就是说从上到下,既然有了政策,相关的各级政府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出来,对这个行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对这个行业从业者来讲,这肯定是有机会。”

     《意见》从核心技术、产品供给、行业应用、平台建设、标准构建和安全保障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重点任务,包括突破近眼显示技术、感知交互技术、渲染处理技术和内容制作技术等四类关键核心技术,丰富整机设备、感知交互设备、内容采集制作设备、开发工具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和分发平台等六类产品有效供给,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贸等五类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创新创业孵化、行业交流对接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重点标准研制、检测认证等工作,加强虚拟现实系统平台安全防护以及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

       虽然有了《意见》可供指导,但对投资人而言最需要想清楚的是:现在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的问题?

       “最后大家都要回归商业的本质,盈利等于营收减去成本减去费用。实际你会发现,从产品的设计到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公司如何最优化的一个等式。”廖春元告诉第一财经。

       在业界眼中,投资人对AR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让他们犹豫的是追加投资的时机。

       “对机构来讲,投多少钱是一个问题,能投多长时间也是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在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资产的增值,最好还能让他们退出。要聊起来,今年大家都比较看重商业化的能力,大家的耐心会稍微差一点。另外,投资人不太听故事了。”张小军说。

       廖春元则用了一种比喻,“这就像投资股票,大家也都是要看时机的趋势,要是整体向下大家都不会买,肯定得是觉得能往上走才开始买。”

       机会就存在于垂直行业或者市场具体的聚焦的场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谁能把AR能力转化为创新的产品,谁才可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商业一定要搞产品化,不搞产品化的商业是没有意义的。产品才有复制性、规模性,涉及稳定模型,就是由商业变成产品的过程,就是商业模式稳定化的过程。做不出产品东西是不稳定的。现在的产品都是要与新技术结合的,比如结合营销场景的新创新,就是一个商业产品的主体方向。任何行业都一样,就是创新不止的。”张京宇说。



  • 021-55580266
  • service@ipadbiz.cn
  • 上海市杨浦区黄兴路217号A座506/513/515
140x140